注册会员 登录
5281论坛 返回首页

陆军张东晖的个人空间 http://wap.5281.net/?31922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西海舰队

热度 1已有 770 次阅读2011-2-20 00:30 |

拨开薄薄的雾霭,掀开低低的云幢,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艘艘舰艇乘风破浪,犁碎了湖中倒映的雪山。天鹅、野鸭、斑头雁等水鸟,掠着湖水追随着舰艇款款游弋,船舷旁一双双警惕的眼睛时刻注视着宁静的边关……班公湖像一条长长的蓝宝石镶嵌在喀喇昆仑的冰峰雪岭之间。长年驻守在这片海拔4200多米高水域的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水上中队堪称全军驻地最高的陆军船艇部队,因而又被边防官兵们誉为“西海舰队”。 


  “西海舰队”的前身是东海舰队舟山群岛水上交通中队。1962年,为加强对班公湖我境内水域的控制,这支具有光荣传统的水兵部队由贺龙元帅亲自点将,奉命西迁。他们从长江入海口出发,翻越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来到喀喇昆仑腹地班公湖畔。从此,这块瑰丽的“蓝宝石”有了忠诚的昆仑卫士。至1976年,水上中队正式纳入某边防团编制。 

  班公湖是横跨中印边境的高原湖泊,东西长约160公里。湖内水域复杂,风大浪高,航道狭窄曲折。水上中队官兵执勤守防任务十分繁重。面对困难,一茬茬高原水兵牢记使命,恪尽职守,把对祖国的忠诚写在了冰湖浪峰上。 

  班公湖气候复杂,每一片湖面上风向、风速和浪的级别都不同。因此,航行的难度很大,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危险。有一次,班长郭元纪和战士陈贵生驾冲锋舟出湖执行任务,出去时还风平浪静,完成任务返回时,风浪骤起。他俩驾舟尽量躲避浪头,避免翻船,但冲锋舟在涌起的大浪中,犹如一片树叶。一个大浪打来,把发动机打熄了火。他们俩与风浪顽强搏斗,终于把舟安全停靠在岸边。发动机坏了,他俩只好徒步沿湖岸往回走。走了一天一夜,又冻又饿,回来时两个人都已冻得说不出话来。 

  水上中队的第一任士官艇长叫陆光兴。他的哥哥陆光成,一位普通的边防战士把生命永远地留在了喀喇昆仑。10年前初夏的一天,陆光成随班长一同驾车给边防哨所送蔬菜,途经海拔5100多米的冰雪大坂时,突发高原昏迷症,在往山下医疗站送的途中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年迈的父亲带着陆光兴千里迢迢赶到喀喇昆仑山下,掩埋了大儿子。临走时,老人家对部队首长恳求地说:“我还有个心愿,那就是让小儿子也留在部队上吧!” 

  陆光兴从此成为一名边防战士。第二年,他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海军某舰艇学院。临毕业前,老师给他介绍了3个内地单位,问他愿到哪里报到。他说:“当然是班公湖呀!老师,你不知道那里有多漂亮,水鸟伴着我们巡逻,湖心岛上都是野鸟蛋,湖中还有鱼、有虾……” 

  其实陆光兴知道,班公湖高寒缺氧,狂风暴雨,每一次水上巡逻都险象环生。他最终还是回到了久违的喀喇昆仑边防,去实现哥哥未完的报国志愿。 

  高原水兵的故事就似班公湖的水,有时涩,有时也甜。多年来,一茬茬水兵就是这样用青春和热血守卫着祖国的“西海”。 


雷人

鸡蛋

敬礼

路过

握手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耐若水 2011-3-1 22:49
这是你自己写的吗?请不要介意我这么问
回复 陆军张东晖 2011-3-2 09:42
哦 不是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Archiver|手机版|5281论坛  工信部备案:陕ICP备12011290号-1 公安部备案:61010402000781 

GMT+8, 2025-4-28 20:3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